油松为松科针叶常绿乔木,但是油松苗木却很容易得叶枯病,接下来我们为大家详细讲解下油松苗木黄枯怎么治。
症状 主要危害幼林新叶,少数老叶也有受害,受害叶初为褐色或淡黄色棕色段斑,也有少数呈浅绿到浅灰绿色,后变淡棕红色,或棕褐色,最后呈浅灰色或暗灰色,稍凹陷或不凹陷的病斑,边缘褐色。病部散生圆形或广圆形由白膜包裹的黑色小点,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,新病叶室温下保湿1~3天后,出现黑褐色丝状或卷发状分生孢子角根据病斑上、下部叶组织是否枯死,计有叶尖枯死型、叶基枯死型、段斑枯死型和全针枯死型四种症状。
发病规律
病害一般于5月开始发生,当时月平均温度为19.5~19.90C。6~9月为大发生期,其间月平均温度20.3~22.90C,月降雨量68.2~346.6mm,月平均相对湿度84~86%。7月出现发病高峰期,月降雨量247~298.2毫米,当月平均相对温度86~89%。以后随气温下降,发病率逐渐减少。温度至120C以下时,即11月以后,病害基本上停止发生。可见,气温是影响病害发生、发展的主要因子。而多雨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发展。新叶感病后7天左右,产生新的子实体,遇雨产生大量分生孢子盘,以此进行再次和多次侵染,5~9月均可产生新子实体,7月为高峰期。
防治措施
1、可选用抗病性较强的树种选林。
2、可喷洒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%可湿性退菌特粉。
3、6月份,施放“621”烟剂或硫烟剂(“621”烟剂中按7:3混入硫磺粉),放烟量15-20kg/ha,有良好效果。
上一篇:了解罗汉松与黑松的区别?
下一篇:导致油松苗木成活率不高的因素